一、歷史沿革
昆明港通物流集團有限公司(曾用名:昆明市國有資產管理營運有限責任公司)是市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并實際控制的國有控股企業。國內主體信用評級為AA。現由昆明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(以下簡稱“昆明交投集團”)代管,于2025年1月21日更名為“昆明港通物流集團有限公司”(以下簡稱“港通物流集團”或“公司”)。公司于1992年7月組建,注冊資本為29.28億元。經過33年的發展,昆明港通物流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昆明市境內高鐵項目投融資主體,主要承擔了云南省高鐵項目建設“八入滇、四出境”中云桂、滬昆、昆玉及東南環線四條鐵路、昆明高鐵新南站站房及配套道路、呈貢新城東外環中路及其上部道路等重要基礎設施投融資建設任務。經過近年來的發展,確立了以鐵路項目投資建設、城市資源開發服務、現代物流、股權投資為主的業務布局,業務板塊之間具有協同效應。公司控股參股公司共計14家,其中:重要子企業5家(全資子公司2家、控股子公司3家),參股公司9家。
截至2025年,為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,集聚優勢資源,做實、做強、做大昆明交投集團交通物流產業,提高企業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,更好地服務昆明市經濟社會發展,根據云南省委省政府、昆明市委、市政府對現代物流產業的規劃部署,結合昆明交投集團實際情況,組建昆明港通物流集團有限公司,以港通物流集團為主體,采取包括但不限于通過股權轉讓、吸收合并等方式整合昆明交投集團內其余6家物流產業公司。
二、股權架構
三、業務整合及發展規劃
港通物流集團按照“物流帶動商貿,商貿推動產業,產業助推發展,資源集聚同類合并”的原則,圍繞“物流園區布局與開發、物流綜合服務、物流數字化建設、供應鏈服務”四大核心業務,進行業務整合與拓展。
1.物流園區布局與開發
抓住“一帶一路”“中國·昆明國際陸港建設”政策窗口期,圍繞省政府關于昆明陸港“雙核兩翼”的戰略布局進行挖掘,重點對核心物流樞紐如安寧片區、磨憨片區、王家營片區等物流節點上的物流園區進行挖掘、策劃、包裝、并購及其他形式的合作,形成涵蓋鐵路貨運場站、集裝箱堆場、進出口加工區、口岸作業區、貨物倉儲服務等多種園區經營業態的物流園區網絡化布局;依托通道優勢,適時成立海外分公司或事業部,與有實力的境外沿線企業合作,深化利益捆綁,拓展南亞東南亞市場,實現境內外聯動集貨,做大通道流量,為交投路港集團構建綜合物流集群奠定基礎。
2.物流綜合服務
立足建設、整合、運營多個物流園區,通過實現園區與園區之間信息互聯互通,依托昆明市“公、鐵、空”交通通道優勢,統籌整合鐵路、公路、航空、港口等多式聯運資源,逐步構建集多式聯運、貨運代理、城市配送、裝卸搬運、倉儲保管、國際聯運、國際貨運代理、進出口代理、報關清關、流通加工、海外倉代理等物流綜合服務。
3.供應鏈服務
一是將交投現有大宗貿易業務逐步轉移、整合至交投路港集團下,形成有色金屬、農產品、建筑材料、礦產資源、城市生活必需品為主的貿易業務;二是交投路港集團組建后,基于后續發展壯大的倉儲、運輸、貨代等綜合物流服務能力向貿易延伸,搭建物貿一體化的供應鏈服務;三是依托資產、流量、信用優勢,搭建專門金融服務平臺,引入銀行、保險等機構,為相關企業提供運費融資、貿易融資、存貨或倉單質押融資、應收賬款融資、預付款融資、保險、保理以及結算、票據等物流金融服務,最終構建互利共贏的供應鏈服務價值生態圈。
4.物流數字化建設
搭建數字化綜合服務平臺,集倉儲、多式聯運、網絡貨運、冷鏈物流、供應鏈金融等功能于一體,并將平臺在運營過程中沉淀的生產、貿易、物流、金融等數據資產化。
新組建的港通物流集團按照習近平總書記“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、提高經營效率、合理承擔社會責任、更好發揮作用”的要求,錨定省委、省政府“3815”戰略發展目標和昆明市8+N產業鏈體系打造要求,堅持“交通產業引領發展,關聯產業協同推進”的發展原則,在昆明交投集團領導下推進“交通物流產業”發展,不斷提升公司的綜合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,推進數字化轉型發展。
運用十年時間達到以下戰略目標:資產結構優良、盈利能力強勁、業務布局多元、品牌效應凸顯,最終成為依托中老泰通道優勢,以通道運營為核心,匯聚物流、資金流、信息流,暢連國際國內、運營便捷高效的物流綜合服務商。